龙寅

人生,即是逃亡……

赣江源·客家社戏

社者,土地之神也。迄今,村头仍有“社公庙”,一个一平米左右见方的小房子。按理,社公应该常年坐镇其中,只是多年以来,我都没见过社公的模样,偶尔能见几支残烛立于庙前。

相较于社公庙的没落,村中的汉帝庙近年来方兴未艾。据村中的老人们说,很久以前,周边村庄的人们盖房子时,每挑一担砖就扔下一块来,就这样一块一块砖,把汉帝庙建了起来。

几十年前,由于历史原因,汉帝庙一度破败不堪。近些年,村中有好事者领头,致力恢复汉帝庙以往的荣光,请人塑了几十尊大小不一的菩萨,香火才逐渐恢复。

汉帝庙每年都有两次活动。

每年正月头几天,庙里的理事都会到周边几个供养汉帝庙的村庄里,挨家挨户收“灶头钱”,少则五十,多则不限。待到元宵过后的正月十六,庙里就组织人手,两人一组,抬一菩萨,再由旗手开道,吹打锣鼓家伙等齐上阵。除了留下刘邦和吕后的神像坐镇庙中,其余几十尊菩萨全部出动,浩浩荡荡,在这几个村庄之间游神,村民则在家中以香纸鞭炮迎接,求菩萨保佑五谷丰登。

“游菩萨”一天就结束了,而农历六月的社戏却能持续十多天。

六月初一开始,庙里请来的戏班子就在村中的旧礼堂唱起了禾苗戏禳神。本地流行的戏种叫采茶戏,采茶戏成型之前,经历了三角班、半班等阶段。三角班是在茶歌、灯歌、山歌、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“三角”就是小旦、小生、小丑。而后,观众对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演一些艺术难度较大的剧目,就有了半班。

1955年4月,江西省文化局下文,规定全省地方小戏统称“采茶戏”。从此,本地戏种改称“宁都采茶戏”,为全国335个独立剧种之一,但到现在为止,很多老人还一直沿袭“半班戏”的说法。

村中的旧礼堂有几十年历史了,几百平见方,搭了一个舞台,舞台后面是一个房间作后台。小时候,礼堂一度被作为幼儿园,至今犹记,透过舞台被损坏的木板,常跟小伙伴钻到舞台下面戏耍。与舞台相对的另一角,时常被村民堆放的柴草和打谷机之类的占据。

请来的戏班子一般有二十多人,演下午跟晚上两场。每天下午三点开场,在这之前,需要举行一个仪式,名唤“打八仙”。由戏班子里的八名演员,分别扮作铁拐李、钟离权、蓝采和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八位仙人的模样,再由吹打锣鼓开到,从礼堂来到汉帝庙祭拜一番,庙里的理事在庙门口放鞭炮迎接八仙。祭拜完毕后,又放鞭炮送八仙。

宁都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个,改编创作剧目有六十个,移植剧目有两百多个。一般来说,每场只能演一个大型古装戏,多采用本地方言。作为禳神活动,有些村民会自己出资点戏,于是,就会在礼堂内的墙壁上贴上一张红纸,上书:某某某奉戏一本……

改革开放以后,越来越多青壮年前往广东福建沿海城市打工,所以六月唱禾苗戏时的观众多为老人和小孩。老人喜欢看戏,对剧中情节都很详熟,小孩大抵是看热闹,三五个小伙伴可以聚到一起玩耍,抑或是可以借机找大人要点小钱买零食。即使留在村中的年轻人,对此也并无兴趣,他们更多的是在商店里的牌桌上汗流浃背。

随着社会的变迁,戏班也在改变。早先的背景都是画好的幕布,根据场景更换,现如今都改成了大LED屏幕,直接在电脑上操控,场景貌似更逼真,却少了些岁月的味道。

七点左右,晚场开始,但首先上演的是一场小型歌舞晚会。彩灯摇曳,戏班中能歌者纷纷登台亮嗓,不管唱的好坏与否,音响都要震撼。有歌就得有舞,戏班的那些姑娘们也是够忙碌,刚在舞台上跳完一支活力四射的热舞,又得跑到后台换上传统服装来一个《青藏高原》。这还不算,她们还得忙到晚上十点多才能算完。

而今,旧礼堂已被拆除数月,据说要盖一个两层的新式礼堂,但迟迟未见动静。站在遍地破碎的土砖上,尚能回忆起星星点点的过去,若是被新式礼堂覆盖,只怕我都会问自己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
© 龙寅 | Powered by LOFTER
评论
热度(11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